演出介绍
主办:亚历山大室内乐团
承办:南京乐队音乐学校
节目单 (以实际演出为准)
J. Brahms: String Quartet in C Minor, Op.50 No.1
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弦乐四重奏Op.50 No.1
I. Allegro快板
II. Romance: Poco adagio浪漫曲:稍慢
III. Allegro molto moderato e commodo自在的稍快
IV. Allegro快板
W.A. Mozart: String Quintet No.3, K.516
莫扎特:G小调弦乐五重奏
I. Allegro快板
II. Menuetto (Allegretto)小步舞曲(小快板)
III. Adagio ma non troppo不太慢的柔板
IV. Adagio – Allegro柔板-快板
Guang Zhao: String Quartet (Premiere in 2002)
赵光:“斯布阿娜瓦”——为弦乐四重奏而作
I. 山歌式的吟咏
II. 古朴而庄重美丽的舞蹈
小提琴:郑炜珉,吴淑婷
中提琴:蓝汉成,刘念
大提琴:潘䶮
汉四重奏
小提琴:郑炜珉,吴淑婷
中提琴:刘念
大提琴:潘䶮
汉四重奏成立于2011年,由上海音乐学院的优秀青年教师组成。自成立以来,在著名室内乐专家蓝汉成教授的引领下展开学习并稳步扩充曲目。
2011年,作为首个参加K&K国际室内乐音乐节的亚洲四重奏赴奥地利举办音乐会,深受当地观众喜爱。随后他们又成为了唯一被欧洲室内乐联盟学院(ECMA)接受来自亚洲的四重奏组。在欧洲学习期间,他们师从众多名家,包括HattoBeyerle教授(Alban Berg四重奏的创始人之一)、Johannes Meissl教授(Artis四重奏)、AvoKouyoumdjian教授、以及FerencRados教授等。
自2012年至今,汉四重奏连年受邀参加“旧金山-上海国际室内乐艺术节”,与多位独奏、室内乐名师名家合作,获得极高赞誉。美国作曲家ElinorArmer、David Garner听了他们的演奏后,高度赞扬汉四重奏的演奏水平和对当代作品的理解能力,并先后把各自的作品《钢琴五重奏》以及《第二弦乐四重奏》题献给了他们。
汉四重奏曾成功赴台南艺术大学和台湾艺术大学举办专场音乐会和公开大师班讲学。之后他们应丹麦“夜巡人”室内乐协会(成立于1868年)的邀请,作为该协会历史上首个登台的中国四重奏,赴哥本哈根举办了该协会的第3511期专场音乐会,获得凯旋式的成功。在全场观众的起立鼓掌声中,该室内乐协会立刻向重奏组发出了再次演出的邀请。
为了更好地理解多声部音乐的演奏规律,重奏组的音乐家们将J.S.巴赫的《三部创意曲》改编为两把小提琴与中提琴版本,于2012年录制并发行了唱片专辑,改编版的乐谱相继由上海音乐音像出版社出版。
汉四重奏演奏曲目范围广泛,跨跃古典时期到二十世纪的杰出经典,此外还致力于与中国作曲家合作,积极推广当代室内乐作品,是ELA上海友人室内乐社“彼时现代,此时当代”系列音乐会项目长期特邀演奏家。2016年汉四重奏录制了华人作曲家贾达群第一弦乐四重奏,由Naxos公司出版。
蓝汉成,中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出生于新加坡,先后师从吉里黑格(Jiri Heger)、H 白尔雷 (HattoBeyerle) 、W 克罗司(Wolfgang Klos) 、W 列文 (Walter Levin) 学习中提琴与室内乐。获得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演奏文凭(L.R.S.M. Diploma)、于奥地利维也那国立音乐与艺术学院 (University of Music and Performing Arts in Vienna) 以一致最高分数EinstimmigeAuszeichnug获得硕士学位。曾被授予奥地利国家教育部颁发的特佳荣誉奖(WürdigungspreisBundesministerium Für Wissenschaft Und Forschung)。现任上海音乐学院“蓝汉成室内乐教学与演奏工作室”学科带头人,ELA上海友人室内乐社艺术总监,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副系主任。
他是现代音乐的积极支持者与推广者。1991年开始,蓝汉成活跃于国际知名音乐节,包括美国Ravinia Festival, 瑞士Luzern现代音乐节, 德国Darmstadt现代音乐节等。他曾是著名现代乐室内乐团Klang Forum Wien和Ensemble Kontrapunkt的成员。1994年起担任西班牙国家广播交响乐团中提琴首席。1997年组建Trio Modus,这是西班牙第一个专业弦乐三重奏。
蓝汉成2004年起在马德里莱纳 索菲亚女王高等音乐学院(Escuela Superior De Música ReínaSofía)任教,同时在上海音乐学院担任客席教授。2006年正式回国,任室内乐和中提琴全职教授。
他积极从事推广中提琴和室内乐的教学与演出工作,包括在丹麦皇家音乐学院,芬兰西贝柳斯音乐学院,挪威音乐学院,台湾台北国立艺术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学府举办大师班以及学术交流活动。同时在上海音乐学院也是与世界几所著名音乐学院“远程教育”项目的教学骨干。
他致力于传播和谐合作的室内乐精神。2007年在上海音乐学院成立了全国唯一一间专业的,集演奏与教学为一体的“蓝汉成室内乐演奏与教学工作室”,培养优秀室内乐组合,为国内的室内乐教学与演奏事业贡献力量。曾率上海音乐学院“汉”四重奏连续3届参加美国旧金山-上海室内乐艺术节以及连续2届奥地利“K&K”国际室内乐艺术节。2011年率上海音乐学院附中mix四重奏赴芬兰西贝柳斯音乐学院交流,并举办公开大师班与音乐会。他带领培养的“新魄力四重奏”获得2011年北京国际弦乐四重奏比赛“最具潜力青年四重奏”。2012年上海音乐学院“汉”四重奏作为亚洲唯一四重奏入选欧洲室内乐联盟学院。
2010年成立Ensemble Les Amis Shanghai,与热爱音乐的年轻人一起向世界舞台推广杰出华人室内乐作品,促进中国与欧洲的文化交流。
郑炜珉,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专业副教授。先后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和英国皇家北方音乐学院。曾受教于多位独奏、重奏导师,包括张世祥教授、丁芷诺教授、李文宙教授、克里斯罗兰教授(Fitzwilliam 四重奏)、哈托白尔利教授(Alban Berg 四重奏)等。
作为独奏者和室内乐演奏者,他率先为中国听众呈现了包括布里顿、康戈尔德在内的多部小提琴协奏曲,以及重奏班“升华之夜”、“士兵的故事”等室内乐作品。近年来,舞台重心逐渐偏向于室内乐、尤其是弦乐四重奏的演奏,与音乐学院的同事共同创立了汉四重奏。
吴淑婷,小提琴演奏家、室内乐演奏家,现任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讲师。德国汉堡音乐与戏剧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演奏双硕士,西班牙女王高等音乐学院(Escuela Superior de Musica Reina Sofia)弦乐四重奏专业文凭。先后师从朱雄震、吴佩茹、郑石生、蓝汉成、哈根弦乐四重奏小提琴莱纳·施密特(Rainer Schmidt)、柏林爱乐乐团前首席高利亚·巴列夏(KoljaBlacher)、汉堡音乐与戏剧大学ChristophSchickedanz、欧洲室内乐联盟学院前主席HattoBeyerle等海内外著名小提琴与室内乐名师。
吴淑婷是一位活跃的室内乐演奏家,2009年与蓝汉成教授共同创立“上海友人室内乐社”( Ensemble Les Amis Shanghai)—上海唯一入选中央文化部《中国音乐对外推荐名录》的专业室内乐团体。2011年与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教师郑炜珉、刘念等共同创立上海音乐学院“汉四重奏”。
从教至今,曾2次获得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教学评优优秀教师奖和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基金鼓励奖,上海唐君远奖教金一等奖,上海市中职校教师教学法改革交流评优活动三等奖,以及2015香港国际室内乐比赛菁英教师、2016香港国际弦乐公开赛国际优秀导师等荣誉。
刘念,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中提琴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新生代最具活力的中提琴演奏家。中国第一首多乐章中提琴协奏曲的世界首演及唱片录制者。曾获奥地利政府颁发2008-2009年度古典音乐演绎奖。活跃于独奏,室内乐、现代音乐及各国音乐节的演奏和教学活动中,并与世界上多个著名乐团合作中提琴独奏曲目。
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附中,上海音乐学院和美国南加州大学桑顿音乐学院,师从姜素民教授、沈西蒂先生和Donald McInnes先生。学习期间多次摘得国际、国内中提琴比赛桂冠。目前班上的专业学生已多次在国际、国内中提琴比赛中获得最高殊荣。个人也多次获得国家部级、上海市及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基金奖和其他各类荣誉称号。
潘 ,9岁开始学习大提琴,13岁考入星海音乐学院附中,师从李继武教授。2007年考入星海音乐学院就读本科,期间在香港管弦乐团任团员。师从李继武教授和香港管弦乐团大提琴首席Richard Bamping。
2009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国际室内乐比赛中获三重奏组第一名。
2010年在国家文化部主办的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大提琴比赛中获得青年组第二名(第一名空缺)。
2012年获全额奖学金并兼作助教考入美国伊萨卡音乐学院,就读硕士研究生,师从Heidi Hoffman与Elizabeth Simkin教授。
2013年作为伊萨卡青年交响乐团的大提琴首席,于纽约林肯中心演出并担任独奏。
2014年于Ithaca College Ford Hall因获协奏曲比赛第一名而举办的交响乐协奏音乐会。
2014年9月获全额奖学金考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音乐学院,就读演奏家文凭,师从洛杉矶交响乐团首席Peter Stumpf教授。
2015年9月就职上海音乐学院,任管弦系青年教师。